四问凤冈牛产业四问养牛产业何去处一二

云南昆明,滇池路上。

繁华闹市区的摩根道商业中心,一家黔北风味的“野肆”生态餐厅,食客攒动,喧哗热闹。

野是自然生长,肆是淡然态度。以精品雪花牛肉为主,1克6元,人均消费元到元不等,每天,餐厅的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吃在这里,昆明人还品尝到来自公里外的贵州凤冈县进化镇、王寨镇大山里种植的有机蔬菜、溪流清水养殖的纯天然野生鱼。负责餐厅管理的冯黔刚是凤冈龙滩口集团派驻这儿的经理,他说,这是一家在国内首创的从田间到舌尖、从水产放养、从牧场到餐桌一体化经营的高档餐厅,自年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凤冈生态产业循环种养园区生产的食材,总会源源不断送往那里。

无独有偶。公里外的广东珠海,香洲区灵犀路上,凤冈县和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注经营雪花牛肉的一家平方米的西餐厅,每天的营业额也在万元之上。公司的另一家门店,也将在上海开门迎客。

这是一条从不间断的产业线,从田间食草到喂养场,从屠宰排酸加工到分割精加工,牛肉消费中最贵的一片片雪花牛肉一路“雪花飘飘”,从绿水青山凤冈“飞”往全国各地,成为都市食客青睐的精品佳肴,堪与闻名全球的日本和牛媲美。

凤冈“牛”起来。除“阳春白雪”雪花牛肉,更有“下里巴人”普通牛肉,在凤冈、遵义、铜仁、贵阳以及周边县城,数不尽的牛肉餐厅、牛肉馆,品种繁多的牛肉汤锅、牛肉干锅、牛肉面馆风行大街小巷。元左右一斤的消费水平,给大众食客增添了无穷的美食美味。至于通过交易市场销往四面八方的“凤冈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空间显然是巨大的。就国内市场看,中国牛肉一年消耗达0万吨,进口量达万吨,进口要占30%左右。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外面的市场大着呢!

年存栏16万多头,年销售6万多头,年种草3万余亩,从业者3万人,牛经纪人多人,年综合产值20多亿元,十年时间,磨剑成锋,基地厚植,体系健全,一二三产融合,业态多元,牛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一个人口40余万的山区农业县,撑杆一跳,“凤冈现象”,令人刮目相看。

一路走来,备尝艰辛。熟知凤冈县畜牧产业调整起起伏伏的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梁正文说,曾经,尝试过蛋鸡养殖、生猪小区养殖、种草养鹅、娃娃鱼养殖,但皆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气候。调向培育牛产业,也曾有过招商引资建厂“贪大求洋”而失败告终的教训。以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什么样的体系、走什么样的路子,凤冈县总结经验教训,借全省牛产业发展的东风,悟透西部山区特点,瞄准“农民增收才是根本”,探索“小规模、大群体”路径,以家庭牧场为主,适度小规模化,以“少”胜“多”,以“少”成“多”,星星点点,撒满星空。“所谓适度规模,没有定论,一般的农村家庭养牛保持在10头到50头比较科学,一句话,能吃一碗饭莫撑三碗米。”梁正文说,一个养牛户所赚的钱,能支撑其家庭所有开支并有结余,就能稳住信心和决心。

“这条路子急不得也等不得。”在他看来,牛的养殖过程没有周期,一头牛的成长至少20个月时间,对于单家独户的家庭牧场和普通养殖户来说,涉及资金、技术、品种、原料、环保、风险、市场等方方面面,一方面需要政府整合力量政策扶持引导,另一方面千家万户的农民要跟得上趟。

凤冈县的基本经验在于:政府出台能繁母牛补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肉牛保险补贴、用地政策倾斜、无偿提供草种“牛五条”,从产业保障要素做起,从产业基础做起,培育农民成为爱养牛、懂养牛、会养牛、会卖牛、会买牛的拥有一技之长的“牛”人。

凤冈县的基本经验在于:一手抓养殖生产“第一车间”,一手推动肉牛食品绿色加工与有机肥等工业生产“第二车间”产业配套,延伸打开山门培育消费市场“第三车间”,同频共振,景象喜人,态势逼人。

机声隆隆。目前,落户于花坪街道茶花社区的又一家有机肥厂正加快推进。由贵州涤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万元的集生物有机肥研发、生物饲料研发的这家科技创新公司,设计能力年产有机肥3万吨,公司配套建肉牛养殖头规模基地,以及亩牧草基地。

势头正盛。两年前,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凤冈SPV公司投产运营的黔牛出山屠宰场,配有肉牛屠宰车间、肉牛产品分割车间、养殖溯源追溯系统、冷链配送体系、副食品深加工产品及附属设施车间的流水化屠宰生产线,年屠宰肉牛5万头,年产牛肉10吨、牛副产品吨、牛皮5万张、牛肉制品2吨。这里的冷鲜肉、热鲜肉、气调包装产品南下北上西南、华东、华南等一线城市,让贵州黄牛走出贵州、让黔牛出山的同时,反过来推动着凤冈肉牛养殖生产规模迈上新的台阶。

风劲扬帆。贵州惠万家食品有限公司与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凤冈SPV公司强强联合,与珠海三盈食品有限公司、珠海湾仔商会、珠海东和世纪商贸有限公司、珠海市早八点商务有限公司(牛肉)、遵义梦润集团等广泛开展合作,研发生产的卤牛肉、牛皮辣椒酱、烟熏牛肉、盒装雪花牛肉片、盒装牛蹄、白切牛头肉、开包即食牛肉干系列等多款牛肉制品,通过代加工和线上、线下销售,第一批订单金额就达1万元。

站在县域经济产业振兴的战略高度,这几年来,凤冈县委政府高位推动,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专班抓,县镇村三级联动,按图作战月调度督查通报,一波一波动态推进,驰而不息“牛劲十足”。

“从目前形势来看,凤冈发展肉牛产业有条件优势、政策优势、品牌优势和完备的体系支撑。”凤冈县委书记马华说,但是,现在到了关键的转折点,一点儿松不得劲。

“转观念。核心是要从过去大干快上向会干能赚转变,要防止盲目养牛、防止盲目扩张、盘活无效资源、扭转亏损环节。”

“转重点。核心是从抓创新向抓落地转变,坚持‘六方合作’,深化创造的金融政策、用足上级的支持政策、盘活无效的本地政策。”

“转策略。核心要从扩群增量向扭亏增效转变,坚持什么赚钱就养什么,怎么赚钱就怎么养,提升能繁母牛和家庭牧场的比例、提升懂牛人养牛的比例、提升种养循环小区的比例、提升餐桌直销的比例、提高能繁母牛的存量。”

“转方向。从求大求全向各正其位转变,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精细化分割,在农户、合作社、公司共同发力下,坚持买牛、养牛、卖牛三位一体,打造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头连田间,一头连餐桌,凤冈县不断丰富“养殖端+加工端+销售端”产业一条龙内涵,着力提升生态循环种、养加一体化,成功培育“凤冈山地雪花牛肉”“龙滩口有机牛肉”“凤牛和记”“牛大冈”“牛小凤”等品牌,在昆明、珠海、贵阳、深圳、上海等地开设牛肉体验店和鲜肉销售店37家。

一二三产融合,足音铿锵,牛蹄声声,奋蹄前行。

凤冈牛产业,正向诗和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其伦王丹灵

图片提供/凤冈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娄勤丽

二审李杰

三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a.com/wwfb/11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